曹操黎阳之战大败二袁,推进到邺城城下为何却突然撤退?

调侃历史 2022-10-27 16:09:07

袁绍自从官渡战败后,就一直郁郁寡欢,最终染上了重病,在曹操再次来到官渡、虎视眈眈严密注视着河北局势时,到了建安七年(202)五月,袁绍竟然病逝了。袁绍共有三个儿子∶长子袁谭,次子袁熙,幼子袁尚。《典论》称,袁谭年长而仁义,袁尚年少而俊美,袁绍的后妻刘氏喜爱袁尚,多次在袁绍面前称赞袁尚的才能,袁绍也感到袁尚的容貌不同凡响,打算立其为继承人,但一直没有确定下来,却将长子袁谭过继给哥哥为继子,并将其外派为青州刺史。刘氏个性残忍、嫉妒,袁绍死后,尸体尚未入殓,刘氏就命人将袁绍生前宠爱的五个妾全部杀死,又害怕死者会在地下与袁绍相见,又将这五个尸首的头发剃掉、脸上涂成黑色,毁坏了她们的容貌;袁尚又杀了这五人的全家。

袁谭素来厌恶逢纪、审配二人,而辛评、郭图又与逢纪、审配二人矛盾很深,遂投靠了袁谭。等到袁绍去世后,众人都因袁谭年长,打算立其为继承人,但审配等人担心一旦袁谭被立,他们会为辛评等人所害,遂谎称接到了袁绍的遗命,拥立袁尚为继承人。等到袁谭回到邺城后,发现袁尚已经夺位,担任了冀州牧兼邺侯、督四州军事,遂只好自称车骑将军,率领本部人马驻扎在黎阳,抵御曹军。袁尚只配给他很少一部分军队,还命逢纪随军监视。袁谭要求给自己增兵,但审配等人担心袁谭心存不轨,又拒不发兵。袁谭忍无可忍,勃然大怒,遂诛杀了逢纪。

建安七年(公元202年)九月,曹操率军渡过了黄河,向黎阳的袁谭发起了进攻。袁谭向袁尚告急,袁尚留下审配防守邺城,亲自率领大军南下救援。《述征记》称,在黎阳城西南七里有袁谭城,袁谭城西南三里又有一座城,是曹操进攻袁谭时修筑的。《浚县志》称∶袁谭城现在称作团城。从九月一直打到建安八年(公元203年)二月,在这将近半年时间里,袁军与曹军多次交手,袁谭、袁尚屡战屡败,最后,只好退入黎阳城内,固守不战。

在曹操进攻黎阳时,李典与程昱等人用船运送军粮。袁尚的魏郡太守高蕃率军驻扎在黄河岸上,切断了黄河河道。曹操命令李典、程昱∶ “如果水路不通,就从陆路走。”李典与众将商议∶ “高蕃的军队铠甲很少,只是依仗有黄河天险,有懈怠之心,警惕性并不高,如果我军发起攻击,一定能够将其击败。行军打仗,连皇帝也不从中制约,只要是对国家有利的,在外的将帅自然可以独断专行。我认为应该立即对敌人发起攻击。”程昱也表示同意,于是,李典遂率领曹军北渡黄河,一举击破了高蕃部,曹军的粮道遂保持了畅通。

建安八年(公元203年)二月,曹军进抵黎阳城下,双方在黎阳城下再次决战,袁谭、袁尚再次战败。曹军将要把黎阳包围起来,袁谭、袁尚见情况不妙,遂趁夜撤离黎阳,逃回了邺城。建安八年四月,曹操率领军队一直追到邺城城下,收割了周边的小麦,又攻克阴安(今河南省清丰县北二十里)。

在双方争夺河东的同时,袁尚还联络荆州牧刘表,从南面牵制曹操,刘表遂派刘备率军北上,进攻豫州。

经过了精心的准备。刘备率军从新野北上,一直推进到叶县(今河南省叶县),曹操命令偏将军于禁、裨将军李典跟随河南尹夏侯惇率军抵御,两军在叶县附近相持了很久。一天,刘备突然烧毁自家营垒,率军南撤。夏侯惇当即决定与于禁一起南下,留下李典守卫大营。果然,刘备在博望(今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博望镇)一带设下伏兵,夏侯惇等人落入刘备的伏击圈内,被打得大败,李典率军赶来救援,刘备望见曹军还有援军,遂撤出了战斗。这就是《三国演义》“火烧博望”的来历,作者把刘备烧毁自家营垒撤退,理解为在伏击圈里用火烧曹军,才演绎出一出"火烧博望"的故事来,而且,此战规模并不大,当时,诸葛亮并未出山,与他毫无关系。

虽然曹操面临河东郭援、荆州刘备、正面二袁三面作战,但在河东地区有文武双全的司隶校尉钟繇的妥善应对,在南线,虽然夏侯惇是常败将军,但与之对垒的刘备也好不到哪儿去,因此,两线并没有给曹操带来多少麻烦,而真正给曹操带来麻烦的却是邺城的二袁。

按理说,曹军已经兵临邺城城下,西线和南线也都打退了敌人,曹操只需一鼓作气拿下邺城即可,或者将邺城长期围困也是一个办法,可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曹军竟然在五月撤军了。其间究竟有什么隐情呢?

《三国志》和《资治通鉴》并没有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但《后汉书·袁绍传》道出了其中的真实原因∶“操军进,尚逆击破操,操军还许。”胡三省据此判断∶这就是后来诸葛亮在《后出师表》(此表有人认为是后人伪作)中所说的曹操“逼于黎阳”时也,曹操肯定在此战败过。卢弼在《三国志集解》中也认为∶既然曹军已经攻到邺城城下,哪有来去匆匆的道理?结合后来刘表给袁谭的书信中曾说到“摧严敌于邺都”之语以及在此战以后曹操就下达了《五月己酉令》(败军抵罪令),还有《后汉书·袁绍传》中袁谭对袁尚说∶趁着曹军尚未渡过黄河,“出兵掩之,可令大溃”等等这些蛛丝马迹,可以判断,曹军在邺城城下被袁谭、袁尚联手击败。曹军的退却实属无奈,只是曹魏避讳战败才没有记载而已。

在这种情况下,是继续滞留邺城死磕还是撤回许都、以图后举?郭嘉向曹操建议道∶“袁绍喜爱他这两个儿子,临死前一直不知道该立哪个为继承人。如今,袁谭、袁尚二人权力相当,各有党羽,郭图、逢纪是二人的谋士,必定会在二人之间制造矛盾,二人势必反目成仇。我们急于进攻的话,他们就会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如果缓一缓,二人必定会相互争斗。不如南下荆州,做出要进攻刘表的样子,以静观其变,等到二人相斗后,再发起进攻,可一举将其平定。”

据《资治通鉴》记载,此时逢纪已为袁谭所杀,要么记载错误;要么郭嘉并不知情;要么《三国志·郭嘉传》的这一记载本身就是假的,是作者在替曹操因军败撤退寻找理由,以弥补史书中出现的漏洞————因郭嘉去世较早,很多事情在当时的人们中已难以求证,他是一个最佳的弥缝的人选,因此,《三国志》中的郭嘉有很多非常神奇的判断,其实,都不能排除是作者拿后来发生的事故意安在郭嘉身上,以解释曹操在当时的某些决策。就拿此次郭嘉的这一建议来说,如果郭嘉当真说过这话,既然已经确定了这一方略,那么,为什么在不久以后袁谭向曹操求救时,曹操还犹豫再三呢?反而在荀攸和袁谭的使者辛毗的一再劝说下才北上呢?因此,曹操这次将邺城这块到嘴边的肉又吐出来,最大的可能是他不得不吐出来,而并不是他和郭嘉对二袁将来的关系发展有什么神奇的先见之明。

1 阅读:219
评论列表
  • 2022-11-11 12:44

    曹老板进了邺城就想找袁老板家的家眷,结果曹老二抢了先[笑着哭]

调侃历史

简介:历史,不应该被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