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赏析:上官仪的《咏画障》

积山国学堂 2024-06-25 14:14:50

《咏画障》

唐 上官仪

芳晨丽日桃花浦,珠帘翠帐凤凰楼。

蔡女菱歌移锦缆,燕姬春望上琼钩。

新妆漏影浮轻扇,冶袖飘香入浅流。

未减行雨荆台下,自比凌波洛浦游。

《咏画障》是唐代上官仪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是一首题画诗,诗人通过对画面的传神描摹,把读者带入了美丽的春景之中。

“芳晨丽日桃花浦,珠帘翠帐凤凰楼。”

首联渲染出明媚春景:春晨的桃花滩,浓霜淡去,旭日东升,空气清新,百花齐放,河水碧蓝,岸边的桃林盛开着嫣红姹紫的花朵,一树树挨在一起,像一片灿烂的朝霞。在这美丽的桃花浦,有一座用珠帘和翡翠装饰的凤凰楼台,显得格外高雅、漂亮。这两句对整个画面作了总括性的描写,让人顿觉春意盎然,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这里运用了刘晨、阮肇入天台山和秦穆公为爱女弄玉和萧史建造凤台的典故,暗示画面景物是仙境,仕女是仙女。

“蔡女菱歌移锦缆,燕姬春望上琼钩。”

颔联刻画出两个美丽高雅的妇女形象:一位蔡国女子在清澈见底、水平如镜的江面上动着锦织的缆绳,唱着菱歌,她那婉转的歌声,清脆的笑语,清亮的倩影,映照在春水之中;另一位燕国佳人在凝望春光,她身倚栏杆,准备挂起玉色的帘钩,眺望春景,手握琼钩,神情恍惚,盼望着心上人能早日归来。这两位女子都是在春光中表现自己美好的爱情,一个在水中,一个在楼上,都与周围景色和谐统一在一起,蔡女和燕姬的动态,展现了仕女的美丽和优雅。

“新妆漏影浮轻扇,冶袖飘香入浅流。”

颈联"新妆漏影浮轻扇" 细腻地描绘了女子手持轻扇,新妆之后的身影在扇面上若隐若现,形象鲜明,仿佛能感受到那份清凉与柔美。"冶袖飘香入浅流" 女子挥舞长袖,衣香四溢,仿佛融入了那浅浅的水流之中,给人以视觉、嗅觉上的多重享受。她们那光彩照人的容貌,楚楚动人的丰姿,映入水中,仿佛随着轻轻摇动的团扇一起颤动。她们那香气四溢的罗袖随风飘舞,好像在散发着芳香。从这两句诗中可以窥见女主人公内心的喜悦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通过水面上“漏影”、“飘香”,从服饰这个侧面,烘托出画中仕女的富贵华艳、婉媚冶丽。

“未减行雨荆台下,自比凌波洛浦游。”

借用楚怀王巫山神女和曹植《洛神赋》中的典故来形容女主人公的美貌。分写凤凰楼头和桃花浦里仕女的神态。画面上楼头仕女的神情,不亚于高阳台下行雨的巫山神女;水浦里仕女的妩媚,可以与游于洛水中凌波微步的女神媲美。经过上述层层铺陈描写之后,这两句结束全篇,突出了女主人公惊人的美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诗的新颖之处在于:

诗人把所咏之物画障与绘画艺术沟通起来,通过生动的画面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因为画的特点是诉诸视觉,此诗便致力于诗中有画,着力于画面的布局、色彩的涂抹、景物的组合。同时,以画家的眼光对画面作通盘的审视,避免了繁复的细节描写。诗中描绘了仕女画屏风上的美景和仕女的娇艳。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用典,展现了仕女画屏风上的美景和仕女的娇艳,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宫廷绘画和诗歌的审美特征。

在这首诗中,上官仪运用了他自成一家的“上官体”诗风,以及温柔敦厚的情趣和士族阶级的审美情怀,将诗人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融入到诗中,使这首诗具有了独特的艺术价值。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上官仪对律诗的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他提出的“六对”等理论,将两句之间的平仄完全确立,为律诗最终定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上官仪的《咏画障》是一首优美而富有感染力的诗作,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唐代诗歌的代表作之一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