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组合-云南白药,一家优缺点都非常明显的企业

俏哥价 2024-04-12 11:23:57

云南白药是我跟踪最久的股票之一,仓位配置是10%,优点和缺点也非常明显。

一、低投入,高产出,高分红

在投资组合的8只股票里面,云南白药的模式是赚钱最轻松的,先看下基本情况:

不用多少经营资产,最高的年份不到8亿,最近十年合计35亿左右的资本开支;

不用多少研发投入,最高也就一年3亿左右,最近十年合计研发投入15亿;

完全没有财务压力,按当前的数据,有息负债就15亿左右的短期借款,却持有130多亿的现金资产。

如果不考虑当初炒股的影响,以它正常的盈利能力,可以每年非常轻松的赚取四五十亿的净利润,最近十年合计净利润324亿;

不过,医药流通业务占据了大量的应收账款,加上很多不产生现金流的利润(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等等),虽然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远远超过资本开支,但是依旧比净利润少很多,最近十年合计241.65亿,大概只有净利润的75%左右;

股利支付比例越来越高,最近5年都在55%以上,有的年份达到了90%以上,最近十年合计分红224.85亿,差不多把最近十年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都分完了;

资本开支和现金流

即便当初进军房地产没有任何收益,百亿炒股亏损,大额的应收款、商誉减值,云南白药的根基依旧没有受到任何影响,这放在绝大部分企业来说,自己不败光产业,市场份额也早被竞争对手抢完了。

这一切的根源,在于云南白药这个国家级的绝密配方,让它在中药的活血化瘀、解毒消肿这个领域,没有竞争对手,市场有多大,它的增长空间就有多大。

然后,借助云南白药的止血特效,进入了竞争激烈且早就达到天花板的牙膏这个赛道,创造了自己的一片红海,牢牢占据这个赛道市场份额的第一位。

就是这样一门生意,中药细分领域没有竞争对手,牙膏领域独占一个细分赛道,每年超低比例的投入,就能赚取超高的盈利,还能把每年赚取的利润,拿出大比例用于分红。

二、增长触及天花板,内部治理需要改进

本来,这么好的一门生意,绝对能吸引大量的投资进入。但是,云南白药缺乏成长性,还有内部治理方面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让人对它的信心不是那么足。

1、成长性

从最近10年的数据来看:

云南白药的收入大部分期间都是个位数增长,2022年一度接近零增长,而这些增长里面,有一大部分是医药流通这个超低毛利率业务带来的。

像毛利率高的中药、日化这两个业务,增长速度非常低,2017-2022年期间,这两项业务的年化复合增长率仅6.8%左右。

而且,高毛利业务的增长,可能有一部分是以牺牲毛利率为代价才实现的,这几年期间,两个业务整体毛利率减少了2.14%。

营业收入增速

净利润的增长和营业收入差不多,除了百亿级证券投资,导致有的年份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出现大额的增长和亏损之外,其余年份的净利润一直都非常平稳,基本上都是个位数的增长。

这个利润的增长,有很大助力是来自于费用率的下降,以往的费用率基本上都是15.5%以上,高的年份达到了17.7%,而最近几年费用率在13.7%-14%之间,降幅达到2%-4%。如果按2022年的营收数据,这个费用的下降可以带来的税前利润在7.3-14.6亿之间。

至于代表稳定盈利能力的主营业务毛利,2017-2022年期间,复合增长率只有4.8%,比营收增速还低2%。

这些数据都可以看出,云南白药进入增长瓶颈期已经很多年,除了惊艳的云南白药牙膏这个之外,再也没有找到其余增长点了。

净利润增速

如果分业务来看:

医药流通:低毛利业务,云南白药可以较快的提升规模,也可以降低规模,企业的主动性很大,而且即便是超高的增长也很难带动盈利能力的提升,未来的看点不大;

云南白药药品业务,市场需求早就已经见顶了,未来除了涨价可能带来一些增长之外,好像不太可能出现新的需求来带动增长,除非中药行业出现什么大的变革吧;

健康日化业务:和药品业务差不多,也触及增长的天花板了,想从其余牙膏企业手里抢份额,难度很大。如果没有什么新的变革,就只能看企业的营销能力了,能不能牺牲一部分毛利,换取市场份额的增长;

中药资源业务:这应该是云南白药目前唯一具备相对高增速的业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面,能够受益于国家对中药产业的支持,但只要中药产业没有实现高速增长,这个业务估计也就只是近几年爆发一下,维持几年的高速增长,然后又归于平淡;

洗护类:至于现在大力发展的养元青、采之汲等等洗护用品,通过营销以及云南白药本身的品牌,以及中药的天然属性,能够有一些发展。

但是产品和云南白药这个绝密级配方没有任何关联,实在看不到和其余市面上的同类产品存在什么差异,也看不到有什么优势。

只要具备一定的医药技术,都能够生产出来,没有什么壁垒。

未来即便发展到十亿营收的级别,大概率和市场上的洗护用品一样,属于高毛利率、低净利率的产品,最好的结果和上海家化差不多,毛利率60%,净利率7%。

所以,现在的云南白药实在找不出太多的成长性,唯一能够依赖的就是未来超过通胀的增长水平,以及稳定的现金流、股利。

2、内部治理

这个不能说存在问题,只是我个人感觉应该有改进的空间,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目前云南白药聘任的会计师事务所,已经连续服务7年。但是,对于证券投资的大额变动,一直没有列入关键审计事项,直到2020年的年报才作为关键审计事项。

关键审计事项

云南白药的金融资产投资这一块,最早的变动是从2015年开始,当时大概20-30亿的规模,主要购买的是货币基金,直到2017年达到60多亿的规模,也都还是货币基金。这个风险很小,即便金额大,短期出售赚取收益,对于利润的影响也不大,实际披露的数据也显示,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金额不大。

从2018年开始,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金额开始大幅增长,达到了税前利润的20%以上,高峰期一度接近40%。当然,这个收益里面,也有一部分是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实现的。

企业到2020年才披露交易性金融资产里面,有较大比例属于购买的上市企业股票,也是这一年,审计报告把这个列入关键审计事项。

对于这个事项,我有两个疑问:

第一,2020年之前的年份,是否有漏把交易性金融资产列入关键审计事项。如果漏了,未来同一个会计师事务所能够提升审计质量吗?

企业2020年之前没有披露详细的数据,无法进行评判。如果仅仅是购买货币基金,规模大一点,影响不大。

如果是有较大比例的购买上市企业股票,而且是属于交易性金融资产,那风险就成倍数的增加了。说明企业就是为了短期内低买高卖,赚取证券差价。

后一种情况,如果不列入关键审计事项,好像有点说不过去。

第二,云南白药高峰期持有百亿级别的上市企业股票,变动10%就影响10亿的税前利润,企业是如何确信自己有这方面的能力,又怎么控制风险?

我们都知道股票的价格波动很大,云南白药如果具备低买高卖,赚取差价的操作能力,那应该属于创造了一个新的业务。但是,即便是专业的投资机构,这种短线操作,也不会有这么大规模吧。

因此,对于这个交易性金融资产,我实在无法想象有什么手段可以控制这种股价波动的风险。而且,证券规模的扩大,可以这么轻易,董监高都这么激进吗?

基于这两个方面,我感觉云南白药的内部治理,可能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当然,现在云南白药已经完全退出这个领域,未来还会不会有类似的这种操作,有点不确定。

0 阅读:0

俏哥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