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河股份2023年财报分析

俏哥价 2024-04-30 09:20:41

洋河股份公布了2023年的业绩,营业收入331.26亿,同比增长10.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0.16亿,同比增长6.8%。

这份业绩相较于同行的几个主要竞争对手来说,不怎么理想,估计不用多久,不管是营收,还是净利润,洋河这个白酒老三的位置,就要交出去了。

1、量减价升,业绩维持中低速增长

最近一年白酒行业里面,充满了各种负面新闻,价格倒挂,经销商压货等等。

酒业协会披露的白酒产量继续维持下降的趋势,虽然营收和利润总额都在增长,但基本上都是依靠中高端酒的销量增长,以及各大酒企纷纷提升出厂价带动的。

洋河2023年的业绩增长,可以说完全受益于销售单价的提升,至于是提价还是中高端销量增长,还需要从具体的数据来推测(洋河没有披露中高端的销量)。

我把争夺白酒老三位置的三家企业数据整理了一下,看下这个业绩增长的驱动力到底来自于哪里:

白酒销量及单价数据

洋河股份的销售量下降了14.93%,销售单价上升了26.89%,可以说是量减价升。

由于洋河低价酒主要是洋河大曲和双沟大曲,平均出厂价不会太高,如果按京东销售价格稍微打点折扣来算是出厂价的话,大概6.5万/吨,算下来低价酒销售量为6.11万吨,中高端销售量为10.51万吨,销售单价27.15万/吨。

如果2022年按同样的基础来预测,低价酒销售量为5.04万吨,中高端销售量为14.49万吨,销售单价为18.1万/吨。

按推测结果,洋河2023年低价酒的销售量增长了20%多,中高端的销售量下降28%,销售价格增长了50%。大概率是经营策略集中在发力低价酒和高端酒两个方面,不然不太可能洋河的平均单价会提升这么多。

也难怪电梯广告经常看到M6+和洋河大曲了。

这个销售量的下降,在洋河的历史里面,下滑速度排第二的,仅仅低于2020年,当时是为了解决前两年的渠道压货问题,而这次应该是管理层的经营策略调整。

另外,还有一个需要关注的地方,那就是应收款项,有一部分是没有到期,但是终止确认了,这个规模虽然不算大,但是却远超过最近几年的半年报、年报披露数据。

虽然仅仅是一个时点的数据,不足以证明什么。但至少能看出洋河给供应商的账期更长,应收规模变大,有可能销售方面并不那么顺畅。

应收款

泸州老窖和汾酒的销售量都实现了双位数的增长,这两家的品牌影响力都超出洋河不少,不过泸州老窖的中高端仅增长了1.24%,汾酒的低价酒和中高端销量都实现了双位数的增长。

汾酒曾经是全国的白酒老大,底子一直在那里,最近几年的高速增长,应该是管理改善带来的,不过我没跟踪过汾酒,对于具体情况不好说。

从应收规模来看,加上期末没有到期但是已经终止的应收款项,汾酒2023年期末大概还有52亿左右的应收款项,比2022年期末增加了10多亿。(疫情三年期间,汾酒期末其实都有40多亿的应收规模,只是处理方式上有些差异)

整体来说,汾酒的增长比较均衡,不管是低价酒还是中高端产品,都非常有竞争力,真正的量价齐升。

泸州老窖整体销售单价增长7.12%,但是中高端酒的单价增长至71.42万/吨,同比增长19.79%。业绩的高速增长,主要是中高端酒销售单价的增长带来的。

不过,泸州老窖依旧是我以前说的,中高端不断提价,销售量接近不增长了。

然后应收款规模越来越大,2023年新增了248.3亿,相当于营业收入的82%,相当于通过给经销商账期,让经销商拿货来提升业绩。

应收款

也不知道这个应收款到底是泸州老窖一直这么支持经销商,还是什么原因。从业绩来说,只要货到了经销商那里,就成为了泸州老窖的收入。实际经销商有没有卖出去,业绩虚不虚,还真不好确定。

还有一个就是泸州老窖中高端酒的毛利率,销售单价比贵州茅台低了130万/吨的情况下,毛利率居然只低1.06%。比同级别的五粮液产品,毛利率高出5.63%。

比贵州茅台低一点点,可以说是酱香酒生产周期长导致的。

但都是浓香型白酒,都是依赖年份较高的窖池,泸州老窖是如何做到毛利率比五粮液高出这么多的,还真是一个谜。

2、合同负债呈下降趋势

除了销售量和价格变化之外,合同负债也一定程度反映企业的销售情况。

正常情况下,白酒销量比较好的时候,经销商都会积极备货,相应的合同负债也会逐年增长,而且不同白酒企业销售情况也存在一些各自的特点,像洋河的销售主要集中在第一季度,也导致洋河的期末合同负债远远高于大部分白酒企业。

汾酒以前年度还相对比较平均,最近几年第一季度占了全年收入的40%左右,和洋河的特点非常像,在这种重大节假日期间的销售势头都很猛。

泸州老窖的季节性不明显,每个季度都比较平均,有重大节假日的季度,收入会稍微高一点。

合同负债

三个企业的合同负债都是下降的趋势,洋河的期末合同负债金额下降最多,结合洋河应收款的情况,一定程度反映了洋河最近几年销售上可能并不算太好。

汾酒的表现是三个企业里面最好的,合同负债下降最少,而且应收款规模虽然在增大,但是增长趋势并没有那么大。

泸州老窖本身期末的合同负债金额并不算高,下降的幅度和洋河较为接近,不过这个可能很难说明问题,如果结合应收款规模的话,销售情况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3、毛利率接近历史最高值,消费税、销售费用的增长,侵蚀了一部分利润

洋河股份2023年毛利率达到75.25%,同比增加0.65%,相较于历史最高值的75.32%只有一点点差距了。

正常来说,毛利率提升一定程度能表示盈利能力也提升,净利润的增长率应该超过营业收入,但是洋河的净利润仅增长6.8%,低于营收增长率。

毛利率

从利润表的具体数据来看,导致净利润增速低于营收的主要在两个项目,一个是税金及附加,另一个是销售费用。

税金及附加同比增长20.07%,远远高于营收增速,而从具体的明细来看,主要是消费税增长带来的。如果同比例增长,消费税应该是39.72亿,而实际消费税高出这个数据3.8亿,相当于减少了3.8亿的税前利润。

消费税

我看了下其余企业的数据,并不是都这样:

洋河股份营收324.89亿元,增长10.13%,消费税43.49亿元,同比增长20.44%

泸州老窖营收300.77亿元,增长21.45%,消费税32.41亿元,同比增长17.7%

山西汾酒营收317.43亿元,增长21.9%,消费税49.33亿元,同比增长27.17%

这三家企业,洋河和汾酒的消费税增长速度超过营收增速比较多,泸州老窖的消费税增速低于营收。

从消费税的征收环节来看,洋河消费税的大幅增长,大概率是把白酒销售给自己的销售子公司,但是这些酒还在子公司,并没有对外销售,需要缴纳消费税,但是还不能计入营业收入。

这一点,在其他流动资产里面,也能得到一定的印证。

洋河期末还有7.62亿的待抵扣增值税,而期初仅有1.13亿,另外还有预缴了2.23亿消费税,期初是没有的。这里更加说明,期末有很多商品销售给了子公司,还没有转化为收入。

其他流动资产

另一个销售费用达到53.87亿,同比增长28.9%,如果同比例增长,销售费用应该是45.97亿,相当于减少了7.9亿税前利润。

销售费用里面,增长最多的就是广告促销费,同比增长43.4%,远远超过营收增速。这个可能是洋河品牌力不够,只能通过广告促销来提升。

销售费用

销售费用和消费税合计减少11.7亿税前利润,按25%的所得税计算,减少了8.8亿净利润。

4、投资组合选择洋河的理由

在所有白酒企业里面,我只分析过三个,洋河、泸州老窖、五粮液。

(1)白酒行业属于成熟期,有着稳定的现金流可以分配,每年基本上不用什么资本投入。

(2)随着贵州茅台的供不应求,其余白酒企业在高端市场的空间会被逐步压缩,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泸州老窖、五粮液、汾酒等等,具备较强历史底蕴的白酒品牌,如果不能突破茅台这个坎,未来业绩的增长,只能是提价和产品结构的改善,增速都不会太高。即便现在保持了高增长,不用多久就会触顶。

(3)洋河股份应该是白酒前五里面,品牌影响力最弱的,甚至可能不会比今世缘、古井贡酒、剑南春这些强。

在这个特别需要品牌影响力的白酒高端市场,洋河股份能够长期占据前三的位置,至少经营能力在白酒行业是前列的。

一旦它的品牌影响力提升,高端市场占据更大的市场,那未来业绩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至少增速会比其余企业高。

这就相当于,前五的企业里面,大家都使出了全力,而洋河可能还存在一些自己没有发掘出来的实力。

不过,汾酒挺值得注意的,它在低价酒市场不仅售价更高,而且销售量也很不错,是前五企业里面低价酒营收占比最高的,估计很快就会成为除了茅台、五粮液之外,第三家低价酒营收破百亿的企业,这方面可能成为汾酒一个不错的增长点。

(4)既然,除了茅台以外,其余企业的天花板已经快到了,也看不到突破茅台的可能,那选择一个存在变数的企业,可能算是相对较好的选择。

为什么我不担心洋河高端市场被逐步的侵蚀?

一个是白酒行业随着年份的增加,品牌影响力会提升,白酒又是随着年份增加而升值的产品,即便现在市场丢了,后面也不缺乏拿回来的机会。

另一个,洋河推出的手工班,突出了基酒的年份,这个和白酒比较契合,也说明洋河优质基酒的产量在提升。有那么一点可能,在高端市场能占据一定的位置。

还有一个,就是白酒企业属于那种只要管理层不乱搞,就不存在什么问题的,即便乱来,也就是乱一段时间,底子在那里,就不缺乏重回巅峰的机会。

最后,即便洋河的市场丢失,我感觉最多也就和云南白药的处境差不多,反正也都是中低速增长,也有大把现金流,然后又每年有不少分红,好像没有太多担心的。

洋河未来几年的增速应该不会有多高,按2024-2026年复合增速8%计算,合理估值调整为2949亿,当期的市值存在很明显的低估。即便仅仅考虑股利,按3%的股利增速,估值也有1800多亿,也高出当期市值25%。

0 阅读:53

俏哥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