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回乡种地32年,84年被儿子劝回部队,才知邓小平秦基伟一直在找他

历史小书生短视频 2024-05-08 09:46:50

2018年12月28日,在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殡仪馆外,前来悼念的人群排起了长龙,他们是来送别柴云振烈士的。

2021年6月29日,柴云振的大儿子柴兵荣来到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领奖台替父亲领取了“七一勋章”。柴云振在战争时期不惧牺牲,冲锋陷阵,在和平年代又回归和平,不慕名利,他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1951年,柴云振随部队入朝作战,这一年6月,在朴达峰阻击战的生死存亡关头,身为班长的柴云振率领全班五名战士冲向了敌人占领的阵地,并凭借强大的毅力连夺三个关键制高点,消灭了100多名敌人。

战斗过程中,柴云振的头部被敌人用石头砸得血肉模糊,但他仍然拽着敌人死死不松手,他的右手食指更是被敌人用嘴生生咬断,但柴云振忍着剧痛,咬牙用左手端起枪打死了最后一个敌人,然后才昏死过去。

战斗结束后,柴云振被送到了战地的医院接受治疗,后来又被传送到了国内的医院。此后,他与原部队彻底失去了联系。

其实,柴云振被送到战地医院后,彭德怀、杨成武、杨勇等司令员还曾亲自前往探望,并下达指示,要求不惜一切代价治好他。

根据这一指示,战地医院单独将他转送回国接受治疗。在后方医院,专家全心全意治疗这位大英雄。一年后,他渐渐恢复了健康,但他所在的部队官兵伤亡惨重,加之前线部队不断换防、补充,拆原镇就这样跟原部队失去了联系。

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授予他“一级战斗英雄”的称号,但这份荣誉始终没有人前来认领。

1952年,在著名的上甘岭战役中,战士们高喊着“向柴云振学习”的口号冲上阵地与敌人厮杀。

回看抗美援朝英雄谱,黄继光、邱少云的名字家喻户晓,但柴云振这个名字,却鲜少有人知道。

1980年,正值抗美援朝30周年,朝鲜领导人金日成来到中国参加相关纪念活动。在与邓小平谈话中,他提到了当年朝鲜战场上的英雄人物,说到了“黄继光、邱少云、赖永泽和柴云振”这四个名字,并表示“至今仍然不知道柴云振在哪里?”

邓小平听后,当即表示:“只要他还活着,还在中国,我们就一定会找到他。”

说罢,邓小平便向身边的秦基伟将军问道:“你知道不知道柴云振现在的情况呢?”

秦基伟摇摇头,也不清楚这位英雄在哪里。邓小平当即下达指示:“利用一切宣传工具,寻找柴云振。”

上世纪80年代初,全国多家媒体先后刊发了寻找柴云振的消息。

直到1984年9月的一天,柴云振的儿子柴兵荣在报纸上看到了这则寻人启事,看着上面的内容,柴兵荣越来越觉得这就是自己的父亲。

他拿着报纸急匆匆回到家里,对父亲说道:“爸爸,部队在找一个叫柴云正的英雄,是不是你呀?”

柴云振接过报纸看了看,说道:“不是,名字不对,我是‘振’,不是‘正’。”

柴兵荣却觉得这两个字读音相近,尤其是经历跟父亲一模一样,他坚持对父亲说:“你还是去看一看,万一就是找您呢。现在国家一直在找这个人,如果真的是您,那您主动出来这不就是帮国家解决了一件事情吗?说不定您还能见到老战友呢。”

柴云振被儿子的话说动了,他便向当地有关部门写去了一封信。没过几天,武汉军区便来人将他接到了部队。一来到部队,柴云振便认出了曾经的几名战友,大家激动地抱在一起,不禁留下了眼泪。

原来,柴云振身体康复后,便回到了家乡,当起了农民,对自己曾经的英雄事迹更是闭口不提。直到孩子们长大后,出于教育的目的,他才向孩子们讲述了自己曾经的经历。

“失踪”的三十年多的英雄终于找到了。组织询问柴云振有何困难需要组织帮忙解决时,柴云振却表示“我没有任何要求,我应该代替我的战友为人民多做些事。”

现场的同志们听到这话,一个个泪流满面。

1985年10月,柴云振应邀参观了朝鲜军事博物馆,在这里,他看到了自己的“遗像”,经朝方的同意,他将这幅“遗像”摘了下来,带回了家中。

向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和平而献出鲜血和生命的英雄致敬,祖国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10 阅读:2566

历史小书生短视频

简介:听小书生讲述不一样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