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中国2843个县级政权得名由来—广西篇下

信息公布的小酒窝 2024-04-04 16:16:53

(钦州、贵港、玉林、百色、贺州、河池、来宾、崇左)

贵港市,唐置贵州。贵与桂同音为名,明改贵县。1988年撤销贵县,改设贵港市,以原县名及县内有广西主要内河港口,结合命名。《郡县释名》广西卷:贵县“以宜贵山名也。宜贵山在县北,故又名北山”。1988年改设贵港市。取贵县为广西对外贸易的河港城市而命名。

港北区,贵港市北部。

港南区,贵港市南部。

覃塘区,以覃塘镇得名。

桂平市,桂平境有浔江,浔江两岸产桂,古称桂江,桂平以江得名。隋设桂平县。一说南朝梁设县。1994年设市。

平南县,本隋永平郡之武林县,唐置今县,以在永平之南,故名。

———————————————————————————————————————

玉林市,有郁水,汉为广郁县地,据《说文》:“郁,芳草也。”明置郁林州,1913年改郁林县。郁林有阴森葱郁之意。贵县境有郁水。汉朝以“郁金香,郁人所贡,因氏郡矣”。1955年改为玉林县。后设市。又称鬰林。

玉州区,玉林州的简称。

福绵区,成立于2013年06月,意为“福泽绵长”。

北流市,南朝梁置北流县,因绿蓝水由县南入郁林,注南流江,圭江出县东南,西北流,思贺江自陵川东北流注之,故有北流之称。1994年设市。

容县,唐置容州,明置容县,因大容山为名,山在县西北。

陆川县,南朝梁置陆川县。隋废县,唐武德四年,置陆川、温水二县,宋废温水县并入陆川县。据《广舆记》:“因郡有陆水,故名。”

博白县,唐置博白县,县因博白山得名。又有博白溪。

兴业县,陈天嘉二年(公元561年)置石南郡、石南县,唐朝开始以兴业为县名。

———————————————————————————————————————

百色市,“百色”由“博涩寨”演变而来,系壮语,意为山川塞口地形复杂的地方。一说系壮语“拍洗衣服的地方”之意。据传在鹅江与澄碧河汇合处,有一无底深潭,岸边有村庄,村女经常在此洗衣,因而得名。

右江区,以右江得名。

靖西市,1913年置靖西县。靖西在广西西部,取安定西部之意。

田阳县,明为田州土州地,1913年改恩阳县。1935年取田州之“田”字和恩阳之“阳”字作县名。

田东县,据邱昌渭《广西县政》:“以县治平马乡位于田州之东,因更名为田东。”

平果县,1951年由平治、果德二县合并置平果县,取二县首字得名。

德保县,1951年由敬德、天保二县合并置德保县,以二县尾字得名。

那坡县,清置镇边县,1953年改为睦边县,1965年改为今名。“那坡”系壮语,“那”指“(稻)田”。

凌云县,清置凌云,因县治北有凌云山,故名。

乐业县,1936年置乐业县。因乐业圩和乐业乡得名。

田林县,1936年由西林、田西及凌云三县析置田西县。1952年改名田林县。系取田西之“田”,西林之“林”而得名。

西林县,宋属上林峒地,元为上林长官司。清置西林县,因地处田林之西而得名。

隆林各族自治县,1951年西隆与西林县合并置隆林县,取二县尾字为名。1954年改为今名。

———————————————————————————————————————

贺州市,临水在县东南,贺江在县东,汉因置临贺县。据《大清一统志》:“今贺水实为临水,临水当为贺水。”明置贺县。

八步区,1951年置八步镇。初时有8间店铺在临江边;后广东商人建仙城会馆,馆前亦砌8级台阶,“八步”由此演变而来。

平桂区,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广西省矿务局在西湾设立办事处,署理平乐、桂林矿务,故得名「平桂」。 2016年7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同意设立贺州市平桂区。

昭平县,南朝梁置龙平县,唐置昭州,宋因昭州龙平而名昭平。

钟山县,1916年置钟山县,以富川县钟山镇区置县,县治在钟山下,山上有石,叩之如钟,故名。

富川瑶族自治县,汉置富川县,因富江出县西北石鼓山而得名。据《太平寰宇记》:此水入田,居民丰盈,得名富江。1983年改今名。

——————————————————————————————————————

河池市,据《今县释名》:“县东有古浪溪,南有秀水,西有猫溪,居民引水灌溉民田,多者千余顷。河池水利,甲于粤西,宋因以名县。明为州。”1912年设河池县。1983年设市。

金城江区,因金城江得名。

宜州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龙讧下游。据《今县释名》:“宋置,以宜山为名,山在县北一里,郡山皆高大,此独卑小,下临龙江,宜于登眺,故名。”1993年设市。

南丹县,宋置南丹州,1917年降州为南丹县。一说因陕西有丹风县,故此称南丹。一说南丹系壮语,南与那通,意为“村”或“田”。

天峨县,《天峨县志》:“向阳街的西北有一座山,山高且大,传说古代一农夫开山种地时,忽见一天鹅腾空而起,展翅高飞了”,故称“天鹅”。后人把“鹅”改为“峨”。县有天鹅圩,后改为乡,县因乡得名。

凤山县,1919年置凤山县,因县南有双凤山,故名。

东兰县,《今县释名》:“宋因文兰洞上夷内附,置兰州,元分置东、西兰州,明省西兰入东兰。”1912年置东兰县。

巴马瑶族自治县,1956年以原万冈县设今县。因县境有巴马山得名。巴马系壮语,巴意为山,即马山,因山形似马而得名。

都安瑶族自治县,1915年以都阳、安定二土司地置县,取二名首字得名。1955年设今县。

大化瑶族自治县,1987年析都安,巴马瑶族自治县及马山县部分地区置大化瑶族自治县,以大化镇瑶族聚居而得名。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宋析融水县地置罗城县,以旧治在西罗乡而得名。1983年改今名。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1951年由思恩县析置环江县,因境内有大、小环江而得名。1986年改为今名。

———————————————————————————————————————

来宾市,唐置来宾县,因县治在来宾水东,故名。

兴宾区,原来宾县,后在来宾县的基础上成立兴宾区,是来宾市唯一的城区。

合山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红水河下游东岸。1981年建合山市。

象州县,唐置象州和象县,有象山,在县治西,山上白石如象,故名。1960年置象州县。

武宣县,唐置武仙县,因县南有仙岩山而得名。明改武宣县,寓意宣扬武功。

忻城县,1928年改土归流,改忻城土县为今名。

金秀瑶族自治县,1942年设金秀设治局,因设治局驻金秀村,故名。1955年置大瑶山瑶族自治县,1965年改今名。

———————————————————————————————————————

崇左市,1952年,崇善县和左县合并置崇左县,以崇善、左县2县字首为县名,“崇左”由此而得名。

江州区,居左江中上游,宋初置太平寨,皇祐年间置崇善县,后又置江州土州,为崇左县境内有建置之始。

凭祥市,明置凭祥县,因故凭祥洞为名。一说凭祥水自县治南合涧水北流注之,故县以水为名。“凭祥”系壮语,意为来此赶集有床位住宿。1955年设市。

扶绥县,1951年由扶南、同正、绥渌三县合并置扶绥县,以其中二县首字得名。

宁明县,与越南相邻。唐置羁□思明州。思明系壮语,思意为江,思明即“明江”之意。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以思明有“反清思明”之意,改为为宁明州,1912年置宁明县,因县东有左江支流明江得名。取明江安宁之意。

龙州县,唐置龙州,1913年置龙州县。有龙江,自越南流入上龙,即丽江。

大新县,1951年并养利、万承、雷平三县置大新县。1949年盘踞在万承县大岭乡的土匪被我游击队打败,为了纪念这一历史事件,取万承县大岭乡的“大”字和养利县宝新乡的“新”字,1951年并养利、万承、雷干三县置大新县。

天等县,1957年置天等县。以添等圩为名,因“添”与“天”同音,改称天等县,系壮语音译转写。“天”、“添”意为石头,“等”是竖立之意。相传在今镇南街的一个山脚下初设圩场时,竖立着一块大石,故名添等。

——————————————————————————————————————

每天更新干货内容,文章原创、资料搜集不易,承爱打赏点赞收藏关注!!!

3 阅读:1756
评论列表
  • 2024-04-04 19:11

    惭愧惭愧,身为博白土著,我既不知道博白山在哪儿,也不知道博白江在哪儿![汗][汗][汗]

    信息公布的小酒窝 回复:
    没事,大家一起交流
  • 2024-04-05 18:35

    钦北防不是广西的吗?为什么不列出?

  • 2024-04-24 07:09

    崇左何年设市漏了。原来天等是“石立”,巴马是石山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