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收割机”老板失联3年,“坑哭”耳东影业项目投资人

野马财经 2024-05-18 18:09:30

影视投资需谨慎!

作者 | 于婞

编辑丨武丽娟

来源 | 野马财经

《我和我的祖国》、《红海行动》、《西虹市首富》,这几部口碑不错的电影,很多人印象颇深。背后参与制作的就有耳东影业。3年前耳东影业董事长陈硕罡失联,但公司及其背后品今控股的资本游戏引发的兑付风波还在继续。

一名自称耳东影业影视项目投资人的博主“小菊不会放弃”在抖音等视频平台控诉耳东影业逾期不兑付投资本金,而评论区也有不少投资人称其与小菊有类似的遭遇。不过目前,“小菊不会放弃”在抖音、视频号等平台的视频已经删除。

来源:视频号截图

企查查显示,耳东影业目前依然为续存状态,但在今年3月15日已经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其持股72.22%的大股东、董事长陈硕罡也被限制高消费。就在今年5月14日,耳东影业还收到了两份来自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的限制消费令,申请人为辽宁营口大日文化影视传媒有限公司。

而类似的限制消费令,耳东影业自2021年8月起就开始陆续收到,但陈硕罡2021年就已经失联于海外。

来源:企查查

影视投资往往真假难辨,不久前,兰州警方还在公开征集“8·17”影视投资诈骗案件线索。影视投资如何变成了一场金融游戏?耳东影业何时布的局?

两度IPO未果耳东影业老板失联

提到耳东影业,不少人耳熟能详,认为其应该是一家老牌“香港影视公司”。事实上,耳东影业2015年才成立,到老板2021年失联,也不过6年的时间。

而之所以被广大影迷熟知,甚至“误会”,只因其成立后便开始与英皇、太阳娱乐、星王朝、天马、邵氏等香港影视公司合作,并推出《惊天破》、《使徒行者》、《追龙》、《杀破狼·贪狼》等优质港片。

进入内地市场后,耳东影业更是在各大热门电影中“刷脸”,曾参与制作过《我和我的祖国》、《红海行动》、《老师·好》、《西虹市首富》、《反贪风暴4》、《使徒行者》、《邪不压正》等众多爆款电影。

耳东影业总裁杨凡在接受采访时曾对此作出过解释,他说耳东影业如果像普通影视公司那样,成长节奏太慢了,公司进入行业有新的玩法,“我就做头部,我就要参与,我就要曝光,我就要存在感。”

公司也如其所愿迅速成长,并在成立4年后就走到了资本市场门口。2019年12月,耳东影业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然而不到2个月就被香港联交所发回,保荐机构还被“贴堂”(港交所制度,相当于变相点名批评)。让外界诧异的是,耳东影业未作任何调整,紧接着于2020年2月再次递交《招股书》,香港联交所不再受理。耳东影业的IPO过期自动失效。

事实上,耳东影业发展至今,在耳东影业这里受让电影投资权益的投资人款项难追,从《招股书》中就可以看到一些端倪。

从收入结构来看,耳东影业最核心的业务是影视剧投资与制作。《招股书》显示,2017年耳东影业全部1.75亿元的收入均来自于影视剧投资与制作。2018年、2019年,影视剧投资与制作收入分别为3.68亿元、7.18亿元,占比分别为96.9%、88.6%。

耳东影业参投影视剧既多且热,“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按2018年中国电影公司投资的电影数量看,耳东影业名列第七。《招股书》显示,公司2018年参投了《红海行动》《西虹市首富》等爆款,总票房高达84亿元。

但值得注意的是,84亿票房背后,公司2018年营收仅为3.8亿元,净利润4088万元。这是因为耳东影业一直采用的“跟投”的业务模式。

“跟投”模式下,耳东影业拿到影视剧投资份额,随后向第三方投资者出售电影投资权益赚差价。当然公司也有不转让份额参与票房收入分成,或是卖版权来赚取收入。

但倒卖电影份额不但可以使耳东影业作为中间商从中赚取差价,还能转让风险且提前锁定收益。

因此自2017年起,出售电影投资权益成为耳东营收最主要的贡献者。《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耳东影业有17部作品收入超过2000万元。这17个大项目,有14部是跟投作品,持股比例不等,最低的仅为10%;跟投作品中,又有14部出售了电影投资权益。

而不少投资人就是在这一过程中,入了耳东影业影视投资的坑。

启动上市计划后,杨凡曾表示,2019年耳东影业会改变参投为主的战略,争取更多的项目主控,并且希望占到整个比例的80%,而剩余20%则是通过参投头部项目增加行业曝光机会。

然而影视寒冬叠加疫情对影院的冲击,耳东影业跟投的不少电影项目被积压,前期被市场看好的“人在囧途”系列之《囧妈》由春节档院线转网络播放。接手耳东影业影视投资份额的不少投资人,也出现了投资本金难以兑付的情况。

不少投资人开始通过法律手段索要相关款项,但随着耳东影业董事长陈硕罡因多种原因外逃失联,那些打赢了官司的投资人,也在执行方面面临窘境。

背后“品今系”暴雷

耳东影业创始人陈硕罡年纪不大,他1987年4月出生,创立公司时刚刚28岁。

陈硕罡中学时成绩也不太好,大学在北京经济技术职业学院读日语专业,跟金融和影视都不挂钩。

然而陈硕罡颇具商业头脑和交际能力,2008年大学毕业,2009年就成立了品今控股,主业为资产管理、私募基金、产业投资等。而那一年,陈硕罡只有22岁。

2012年,品今控股先后设立了三家私募基金公司,包括品今资管、品今基金和品今对冲工场。市场提到的“品今系”,即品今控股旗下资管子公司发行的私募产品,包括品今基金、品今资管、品今对冲工场,北京中投融盛投资管理中心、冠汇汇富等。

来源:罐头图库

2014年,品今(香港)资管成立,并拿到了私募疯狂争夺的天价“香港9号牌照”。据悉,国内的私募机构持有该牌照,意味着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获得了“通行证”,不仅可以直接参与境外的投资,还可以吸引海外投资者的资金。目前9号牌已成为很多内地机构需求最旺的一类牌照。9号牌照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比如帮客户做海外资产配置,还可以做投资咨询等多元化业务,同时投资手段和工具更加丰富,并且可以吸引海外资金投资国内市场。

来源:品今控股官微

也是在这期间,陈硕罡积累了一定的人脉。据“网易清流工作室”报道,品今控股还邀请香港知名企业前来北京品今控股的总部举办南北论坛。

借助私募资金以及中国香港人脉,品今控股的财富版图开始扩大到实体投资和文化产业,并在2015年成立耳东影业。据悉,2015年,品今控股和英皇娱乐建立合作,此后,英皇娱乐旗下控股公司也成为了耳东影业的股东,持股0.96%。同年,品今控股还和香港演艺人协会会长古天乐合作成立品今天下影视公司。2018年,品今控股收购了黄百鸣在上海的天马影城,耳东影业得以参投古天乐、黄百鸣的诸多电影。

在“品今系”的金融资本撑腰下,耳东影业和太阳娱乐、星王朝、天马、邵氏等影视公司也保持着非常密切的合作关系,可以说与香港影视圈建立了全方位合作。而凭借着香港影视圈头部资源走上正轨以后,耳东影业又开始回归并活跃于内地电影市场,先后与万达、博纳、光线、猫眼等公司合作,获得了参投内地爆款电影的机会。

来源:罐头图库

而做金融起家的陈硕罡,向来也是用资本的眼光看待企业发展。耳东影业成立刚一年,陈硕罡就企图通过海宝生物(已退市)借壳上市。一番资本运作之后,2016年,品今控股主要高管杨凡与杨珖联手成为海宝生物的实际控制人,合计持有后者51.1%的股份。并拟通过收购陈硕罡的影视资产,将海宝生物名称变更为耳东影视,从事影视工作业务。

然而,因业务和名称变更没有获批,“借壳”计划在2017年被终止。于是2019年、2020年,耳东影业递表IPO,但也未能成功。

陈硕罡资本之路受阻的同时,另一边,品今控股也陷入资金问题。2020年以来,品今控股旗下“品今系”产品陆续出现逾期。甚至在私募产品的投资者追讨逾期本金时,却被告知要等到耳东影业投资的电影上映才能回款。

原本能互相撑腰的兄弟公司,一下子成了“难兄难弟”。

品今已被刑事立案

让投资人雪上加霜的是,“品今系”这些打着私募基金名义发行的产品,却有不少未在基金业协会备案。以品今基金为例,旗下备案的产品仅有“北京光源财顺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1只。

耳东影业也牵涉其中,如2019年,品今资管发起的一份为耳东影业投资《反贪风暴5》的募集产品,设立北京中投融盛,投资人以有限合伙人身份入伙。而北京中投融盛的工商注册信息上,不仅未按照规定披露有限合伙人,也未在中国证券基金业协会网站上登记备案。

按照《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各类私募募集完毕,基金管理人应当办理备案手续,将投资方向、基金合同、募集说明书等文件报送给基金业协会。基金业协会应当在私募基金备案材料齐备后的20个工作日,通过网站公告私募基金名单及其基本情况的方式,为私募基金办结备案手续。

睿扬律师事务所律师孙龙龙表示,私募基金行业最常见的犯罪行为之一就是集资诈骗,其中便包括虽是私募基金管理人,但发起设立未在中基协备案的产品或者是备案产品在运作中违规,虚构投资项目或者没有投资项目直接非法吸收资金并侵占、挥霍、滥用。

除此之外,品今系基金还被举报存在“拼单”、混用基金财产等问题。据“蓝鲸财经”此前报道,品今投资业务员推广的理财产品份额仅30万元,而私募基金的合格投资者需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不低于100万元。

种种不规范的行为下,“品今系”及耳东影业从市场黑马到跌落神坛,似乎也在意料之中了。

来源:罐头图库

而被陈硕罡架上耳东影业“牌桌”的,除了接手耳东影业倒卖的影视项目投资人外,还有不少对公司的知名机构投资人。

如2019年6月,猫眼娱乐、英皇集团联合领投耳东影业337万美元A轮融资。其中,猫眼娱乐斥资137.2万美元,持有耳东影业0.65%股份。英皇集团则通过Emperor Bloom Investment Limited持有耳东影业0.96%股权。

香港太阳娱乐文化有限公司行政总裁唐才智全资持有的Double Priority Limited,持股耳东影业1.92%,也是耳东影业最大的机构股东。

王思聪全资控制的Iconic Fashion Limited也参与了耳东影业的Pre-IPO融资,持有耳东影业0.72%股份。

来源:罐头图库

安坤律师事务所在官微中提到,现在品今已被北京朝阳分局刑事立案,公安开始抓捕行动。实控人陈硕罡失联于海外,高管离岗,案件仍在调查中。

中国裁判文书网发布的民事裁定书显示,2020年后,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正寻求法律途径解决与品今系的纠纷。

北京安坤律师事务所李哲远律师提示,品今系列案件存在刑民交叉的情形,合同中一方当事人实施的涉嫌犯罪的行为并不影响合同的有效性。所以案件办理周期长、难度大。

耳东影业参与制作的《西虹市首富》中有这样一句台词:“金钱和人性的选择,是你二爷爷对你的最终考验。”沈腾饰演的男主王多鱼通过考验继承了300多亿财产。

85后陈硕罡却未能通过金钱和人性的考验,在十年的时间里,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一场盛大的资本盛宴最终化为泡沫,只剩下游戏桌上的参与者,拿着一手好牌,不知道去哪里兑奖。

你看过耳东影业投资的影视作品吗?评论区聊聊吧。

1 阅读:45

野马财经

简介:关注金融创新的财经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