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了么外卖蓝骑士遭遇50元罚款风波:恶语相向投诉处罚事件处理!

黔悦小清 2024-05-19 02:01:13

北京时间5月17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获悉,5月12日,一名饿了么平台的配送员因未执行顾客的特殊要求——处理垃圾而被罚款50元。该配送员主要承担代购代送任务。此事发生在黄石市的恒大帝景小区,而快递站恰好设在顾客住所楼下。

据该配送员所述,当日接获的订单包含四件物品,顾客在备注中特别指示需将包裹置于门外并拍照确认,同时附注“请带走门口垃圾”。记者核实订单详情时,确实发现了这一附加请求。

该配送员称,他于当日下午5点53分抢得订单,6点8分抵达商家,6点9分取走货物,并在6点13分将四个包裹送至顾客门前,全程仅耗时二十分钟。到达时却发现,除了包裹外,还有三袋垃圾置于门前。

尽管配送员已依顾客指示完成任务,但在6点12分拍摄包裹摆放照后,因未执行清理垃圾的额外要求,遭到了顾客的投诉。

此次纷争起源于一项普通的代劳服务。顾客通过骑手应用下达了取快递并丢弃垃圾的请求,然而在App内通讯时,双方发生了言语上的摩擦。

顾客在聊天中直问:“垃圾处理了吗?”配送员答曰:“非我职责范围,敬请谅解。”此答复显然未能达到顾客预期,顾客随即激动反问:“若无备注,岂不是白收钱?”不满之情显露无疑,对配送员的职业道德提出了质疑。

面对责难,配送员选择保持冷静,回应道:“可联系客服解决。”然而,此举并未平息顾客的怒气。顾客坚持投诉,并愤慨地宣称,若服务不尽如人意,所付之资便是所谓的“丧葬费”。

此次争议对配送员影响甚巨。晚间9:44,其收到“代购配送损坏或遗失”罚单一张,金额五十元。依据规定,配送期间若商品受损或遗失,配送员须承担相应经济损失。

饿了么平台事后披露信息表明,5月12日18:13,顾客正式提交了针对配送员的投诉。违规编号的出现进一步验证了事件真实性,违规原因为“商品损坏或遗失”。

对配送员而言,此乃突如其来的冲击。他向平台提起申诉,希望澄清事实,恢复声誉。平台已受理,通知其正待审,并嘱咐耐心等候。

5月17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联络饿了么求证,客服回应:“我们将记录并转交相关部门核查,二十四小时内将有专人回复。”

翌日午间,饿了么作出回应。一位负责人向媒体详述了事件处理经过:“接到投诉后,我们迅速与配送员取得联系,经细致调查,确认确有未处理垃圾之事。”

专员进一步阐释:“本平台设有自动化奖惩制度,旨在确保服务质量及客户满意度。虽配送员因未履行额外要求被罚五十元,但鉴于其主动上报困境并愿改正,故决定撤销对其的处分。”

此外,饿了么亦采取了积极行动。“我们已清除系统中的不良评价,并退还先前扣除的款项予该配送员。”专员补充道,“我们期望此处理方式能公平体现实情,同时激励配送队伍提升服务水平。”

据闻,当媒体欲获取顾客联系方式时,专员回应:“保护顾客隐私,不得泄露电话号码。”此言引发网民热议,有人同情骑手辛劳,反对附加额外责任。

一位知情者评论:“仅代取快递,未清垃圾,便惹顾客不满。现今社会,宽容与理解似在消减。”此观点获得广泛认同,众人感慨人际间理解与尊重渐失。

资深配送员表示:“此类要求令人不适。”据其解释,配送服务并无明文规定需代扔垃圾,“助人为乐是情谊,非义务。”其强调服务业亦应坚守原则,不应仅凭顾客说法即对骑手施罚。

该配送员进一步强调,平台应更严谨处理类似情况,不可姑息无理行为。他呼吁共筑良好风气,主张服务行业应平等相待。他重申:“服务业应有界限,不能任由一方诉求即定是非。”

此争议不仅关乎配送员是否应代丢垃圾,更是触及社会伦理、职业尊严及社会责任议题。它揭示了社会对服务人员认知与期待的潜在偏颇。

在现代社会,外卖业的繁荣极大地便利生活,却也给配送员带来巨大压力。他们既要应对紧迫的送餐时限,又要处理多样人际与需求。

0 阅读:3

黔悦小清

简介:社会那点新鲜事,小新鲜,大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