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青年发展放在长时段、宽空间的社会时空中去研究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5-07 08:35:24

大历史观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是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和社会现象去把握历史本质的科学方法,要求从更长的历史时段、更宽广的社会领域、更全面的历史材料、更翔实的事件细节,以系统观念、全局意识、战略思维去把握历史的主流本质和主题主线。

运用大历史观深刻把握中国青年发展的大势,意味着既要充分重视五四运动作为中国青年以群体方式登上历史前台的重要标志的里程碑作用,更要关注五四运动的文化根源、历史底蕴、现实需求。也就是说,中国青年群体的价值和作用,既蕴含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之中,又孕育在自鸦片战争以来以青年群体为典型代表的中国人民斗争史、奋斗史中。

从长历史周期把握青年发展

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趋势看,近两个世纪是人类发展史上社会变迁最剧烈、最快速、最广泛、最深刻、最持久的一段时期。世界著名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的研究表明:世界经济的表现在第二个千年大大超过第一个千年。正是工业革命带来的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快速增长,青少年规模才得以迅速壮大并在人口结构中得到凸显,也就使青少年的群体存在得到社会高度关注;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教育发展,使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在社会时空中得以聚集,青少年的共同需求得以凸显,青少年在工业文明中的作用更是得到不断彰显,青年在人类历史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地位。

与世界青年发展拥有日益改善的经济社会环境的整体趋势完全不同的是,近代以来的中国青年却遭受外部冲击和内部腐朽等多重灾难。一大批先进青年在“觉醒年代”纷纷觉醒,在承担挽救民族危亡历史重任的历史进程中终于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群体。经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变迁,中国青年发展呈现为时空加速、时空压缩、时空更迭纵横交织的社会现象,是人类青年发展史上最集中、最突出的群体发展。

深刻把握中国青年工作的历史

中国青年工作以解放青年作为青年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把青年发展全程深深嵌入民族解放、阶级解放的历史进程中。近代以来,中国青年的发展一直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融为一体。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把革命的希望寄予青年。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站在人类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政党发展规律的高度,成为人类文明史上唯一科学探究青年本质作用、促进青年发展的真理。

在当今的西方发达国家,青少年仍然是受成见影响最大的群体,也是被误解最深的群体之一。中国共产党的青年观,把党的中心任务作为中国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的主题和方向,不断建立完善在党的领导下各部门齐抓共管青年发展事业的工作格局,推动中国青年政策朝着独立性与体系化的目标不断前进,有力促进中国青年从失衡走向均衡、从边缘走向中心、从客体走向主体的整体发展进程。新时代青年必须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从历史发展定位青年的使命

历史发展决定青年发展的条件、水平、走向、高度,青年发展的方向、程度、质量、整合水平极大影响历史发展进程。青年群体一旦在社会结构中独立呈现,就日益展现出最积极最有生气、最富有活力、最具有创造力的社会力量的历史作用。世代更替不仅是一个自然过程,更是一个社会变迁的社会过程。青年世代的不断生成是历史进步的永恒动力,世代依次更替是历史推进的动力机制。

在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中,只有以世代信任取代世代否认、以世代传承取代世代断裂、以世代和谐取代世代冲突,青年发展才能与历史发展实现和谐统一。新时代青年必须全面融入新征程,以蓬勃迸发的强国有我的青春激情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勇当先锋队、突击队,以坚守人民立场和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以争当排头兵和生力军的社会期待不断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把握社会环境是青年发展前提

社会发展决定青年发展,生理天性并不能脱离具体社会环境而发挥作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发展条件下发挥作用;青年发展反作用于社会发展,青年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和澎湃动力。社会主体是青年发展的主导力量,青年本体是青年发展的能动力量。时代总是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不同社会制度下青年发展的发展方向、发展条件、发展空间迥然相异。

从人类历史长河的进程及其结果看,只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成立及其执政,只有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完善,才使青年发展的社会束缚得以解放和消除,才能为青年开辟日益宽广自由的发展空间。过去、现在、将来青年工作都是党的工作中一项战略性工作,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建立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青年发展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对青年发展带来的革命性意义,开辟人类历史上青年发展的新路径、新范式、新模式、新境界。

(作者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青年研究会会长)

0 阅读:0